建筑的形體處理,還存在著節奏與韻律的問題。所謂韻律,常指建筑構圖中的有組織的變化和有規律的重復,使變化與重復形成有節奏的韻律感,從而可以給人以美的感受。在建筑中,常用的韻律手法有連續的韻律、漸變的韻律、起伏的韻律、交錯的韻律等,以下分別予以介紹。
1)
連續的韻律
這種手法是在建筑構圖中,一種或幾種組成部分的連續運用和有組織排列所產生的韻律感。例如某火車站設計的形體設計(如圖 3.52
所示),整個形體是由等距離的壁柱和玻璃窗組成的重復韻律,增強了節奏感。
2) 漸變的韻律
這種韻律的構圖特點是:常將某些組成部分,如體量的高低、大小、色彩的冷暖、濃淡,質感的粗細、輕重等,作有規律的增減,以造成統一和諧的韻律感,例如我國古代塔身的變化,就是運用相似的每層檐部與墻身的重復與變化而形成的漸變韻律,使人感到既和諧統一又富于變化。又如現代建筑中的某大型商場屋頂設計的韻律處理,頂部大小薄殼的曲線變化,其中有連續的韻律及彼此相似漸變的韻律,給人以新穎感和時代感。
3)
起伏的韻律
這種手法雖然也是將某些組成部分作有規律的增減變化形成韻律感,但是它與漸變的韻律有所不同,而是在形體處理中,更加強調某一因素的變化,使組合或細部處理高低錯落,起伏生動。例如天津的電信大樓,整個輪廓逐漸向上起伏,因此增加了建筑形體及街景面貌的表現力。
4) 交錯的韻律
交錯的韻律是指在建筑構圖中,運用各種造型因素,如體型的大小,空間的虛實,細部的疏密等手法,作有規律的縱橫交錯、相互穿插的處理,形成一種豐富的韻律感。例如西班牙巴塞羅那博覽會德國館,無論是空間布局、形體組合,還是在運用交錯韻律而取得的豐富空間上都是非常突出的.